-
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器官芯片(OOC)技术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模拟疾病并预测对化学物质的反应。越来越多的制药和化学公司的研究人员已开始使用器官芯片来评估正在研发的产品的潜在安全性或有效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环境保护局(EPA)也已开始利用部分器官芯片数据来判定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由于美国国会对动物测试替代方法的强烈关注,美国政府问责局(GAO),作为美国的最高审计机构为美国政府提供支持和建议,深度评估了OOC技术。发布了近50页的题为“Human Organ-on-a-Chip”的评估报告。
-
-
大橡科技与海枫生物携手成立“类器官芯片服务平台”,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类器官芯片相关临床前药效及毒理研究,致力于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服务最优的一体化临床前类器官芯片药物研发平台。
-
2025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满五年之际,大橡科技携手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成立类器官芯片创新服务平台。
-
2025年4月22日,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智医谷研究院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器官智能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青凤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技术协同、资源整合”为核心,共谋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突破与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起点。 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有中智医谷研究院总经理秦钟梁、副院长罗亚雄,大橡科技副总裁周甯雅、技术总监丁端尘等。
-
2025年4月16日,大橡科技与迈维代谢达成深度合作,并正式就“类器官+多组学”战略合作进行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向新的征程。迈维代谢CEO唐堂,渠道销售总监彭浩文、产品经理赵艳芳和大橡科技CEO周宇、研发总监丁端尘、武汉大橡总经理刘晓丽共同见证了本次合作签约仪式。
-
自1938年起,动物实验逐步成为药物审批环节中的“金标准”工具,并在后续法规中不断被强化和规范。然而,2025年4月1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宣布:将逐步淘汰这一延续近百年的实验工具,转而鼓励采用类器官(organoid)和器官芯片(organ-on-a-chip)等新兴替代技术进行药物安全性测试。基于这些人源化测试系统生成的药物安全性数据,将有望获得快速审批通道(streamlined review)。这一具有突破性的监管政策将率先应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安全性评估,标志着全球药品监管范式正向更加重视“与人类生理相关”的创新方法转型。新政有望提升药物研发的预测性和效率,同时降低开
-
-
大橡科技诚邀您参加“病生理类器官模型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的主题直播活动,时间是2025年3月20日晚上19:30到20:30。主讲人丁端尘博士将分享如何利用高仿真体外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和转化医学研究,打破传统模型的局限,实现多病覆盖,精准助力药研。扫码预约,期待与您在线上相见。
-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通知,大橡科技作为专注于研发和生产人体类器官芯片的高科技公司,成功获批设立北京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