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服务 > 基础研究 > 淋巴结类器官服务

疫苗研发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中免疫原性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免疫原性是评价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疫苗大多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发挥预防作用,因此,抗体分析方法的研究是疫苗研发的重要内容。而体外免疫原性评估的快速模型将加速新疫苗研发的进程。


大橡科技最新推出

淋巴结类器官构建和检测服务

1、技术路线

44444444444444.jpg

首先使用动物脾脏或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材料构建体外淋巴结类器官模型,并加入灭活病毒疫苗进行免疫,随后进行活化检测,发现构建的淋巴结类器官可对灭活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反应,最后通过抗体检测发现该类器官能成功产生流感病毒特异性的浆细胞和抗体。

2、产品优势

• 高仿生性:使用人源材料构建模型,更加接近人体反应(针对人体反应)。

• 成本低:节省动物饲养及操作成本。

• 周期短:对于新型灭活疫苗的研发,可在短时间内对其免疫原性进行检测,节省研究周期。

• 便捷性:相比于需要在动物房进行的动物实验,本模型仅需在相应安全等级的实验室即可开展。

3、产品性能

5555555555555.png

B细胞和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和状态

(a-c)免疫荧光结果:(a)研究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在样本中的分布和相互作用。DAPI(蓝色)用于标记细胞核;CD19(黄色)是B细胞的标记物;CD4(红色)通常用于标记辅助性T细胞。(b)研究T细胞的活化状态和分布。ICOS(绿色)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通常在活化的T细胞上表达;CD3(粉色)是T细胞的标记物。(c)研究B细胞在抗体多样化过程中的状态。AID(绿色)是活化诱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参与B细胞的抗体多样化产生的过程;CD19(粉色)是B细胞的标记物。(d-e)流式细胞术检测生发中心(GC)B细胞的产生。(e)为GC B细胞亚群(CD27+CD38+)的定量结果。(f)ELISA结果展示对照组和免疫组的抗体表达。


使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构建体外淋巴结类器官模型,加入灭火病毒疫苗进行免疫。在该模型中,可以观察到B细胞聚集形成生发中心样的结构,并与CD4 T细胞相互作用。如图a-c所示,T细胞(CD3+)发生高度活化(表达ICOS),B细胞(CD19+)进行抗体生成反应(表达引起体细胞高频突变的AID)。构建的人源PBMC淋巴结类器官可以对灭活流感病毒进行免疫反应,包括各种B细胞活化标志物的表达(图d-e),并成功产生特异性抗体(图f)。

四、应用场景

早期研发-免疫原性评估

可在短时间内(7-12天)快速评估毒株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动物或者临床前试验的“保障”。


疫苗生产-质量控制

对各批次生产的疫苗进行免疫原性质控。